当前位置: 首页>>甲子春秋>>校史长廊>>校友讲述>>正文

一段艰辛的校史 一种不变的情怀——八年历程的留痕印迹

2017-07-24作者:陈国清 (点击: )

1958年8月我高中毕业后考上中南矿冶学院,在中南矿冶学院度过了大学一年级阶段。

1959年8月,随中南矿冶学院矿业工程系师生一起转入衡阳矿冶工程学院。1963年8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2003年12月退休。

我见证了学院从1959年创建、“文革”中停办、1980年恢复到2000年8月合并为南华大学的全过程。我与南华大学一路走来,把足迹留在了教育的百花园。

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从1959年创建至1966年文革爆发,近八年的教学历程和这八年的艰辛建校史凸显了南华精神,在南华大学的校史上,留下了芬香的一笔,永远带给我们的是自信、自豪!


最艰辛的四年

1959年8月,我们原中南矿冶学院矿业工程系的师生从长沙到衡阳。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是一片荒地。学院正在动土建设三栋四层的楼房,我们入住的一栋一、二层,顶层尚未封顶。另外两栋楼正在紧张施工,食堂是临时搭建的油毡盖的棚子。去食堂的路都没有修好,那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更不方便的是宿舍里的自来水尚未接通,洗脸及其它用水都得到工地上去接水。

9月1日,我们四个年级的学生照常上课,教室在三楼,四楼在进行封顶的施工。二节课下课,只见老师、同学的身上沾满了灰尘,师生们拍打着身上的灰尘,并相互勉励着:艰苦的环境是暂时的……

更可贵的是老师们的认真教与同学们的专心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师生之间一次次教与学的心灵对话。

苏联专家住在衡阳市交际处(现在的雁城宾馆),他们每周会给四、五年级的学生讲授专业课。

1959年10月上旬,有两栋宿舍楼基本完工时,当时招收的300多名64级新生来学院报到,有放射性地质、采矿、选矿、冶金、化学分析及电子等专业学生(原中南工学院副院长张帆是20664级的学生)。

1959年10月15日,学院在简陋的工棚食堂里举行了开学典礼。我当时特别注意坐在主席台上的两位苏联专家,只见他们不时看看那头顶上的油毡。开学典礼虽十分简朴,但很温馨!10月16日,64级新生正式上课。

1959年底,三栋宿舍楼已基本建成。11月初,从二机部所属的山西太原一所学校转来了100多名63级学生。这样,学院的学生人数达到数百人(校史上统计数是818人),分别在五个年级六个放射性专业。

1960年,学院决定先建教学大楼。我见过教学大楼的设计图纸,十分宏伟,令人欣慰。因为当时学院的规划是按7500学生的规模,要建成中国的原子能大学。现在的第二教学楼是当时设计图纸上的主楼,四角还设计有辅楼。后因当时正遇国家自然灾害等原因,辅楼被砍掉了。核燃料专业学生由清华大学等高校培养。学院的规模缩减为核原料专业人才的培养。

教学大楼的地址选在卧虎山东北面的一座山坡处,山的制高点相当于现第二教学大楼六楼的高度,且山坡荆棘丛生,岩石坚硬,需凿岩爆破,土石方量相当大。学院党委发出号召,动员全院师生员工为早日建成教学大楼贡献力量。师生们在教与学的同时,积极参加了大楼的基建开挖及土方搬运任务。我们班是承担着凿岩爆破的任务,即在学院基建科工程师的指导下,用钢钎加钢锤凿岩,即打眼放炮。全院师生员工就这样日夜奋战,以“人定胜天”的精神铲平了山坡,为早日建成教学大楼争得了时间。

承担大楼施工的是湖南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人师傅以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精神在1961年底基本建成了教学大楼,大部分教室开始启用,并逐步解决了教室、图书馆及办公地点的急需。

特别是受人尊敬的老师们,他们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除了积极参加建校劳动外,还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了科研工作。我记得在学院的西北边的围墙边上搭建了一排小平房,用做放射性实验室。在极其简陋的平房内开展了铀、钍的科研工作。

1962年11月学院修建田径运动场。场址选在卧虎山脚下,有大量的土石方量。学院党委动员我们学生用周六下午及周日的时间进行义务劳动,挥锄平土,修建了田径运动场。

那个年代,每周六的下午是固定的劳动或大扫除的时间。全院师生都是雄姿英发,充分利用周六下午植树种花,美化校园。

学院从1959年9月开学至1962年底,说这四年是最艰辛的四年,是学院从零开始,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其中最艰辛、最难克服的是在这四年中,有三年正好遇上了国家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年困难时期。学院的教学必须正常进行;学院的建设必须加快;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师生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并建设自己的校园……

可是大家的口粮不足,吃不饱肚子。不少同学严重营养不良,个别同学还得了水肿病。可师生们在如此的生活条件下却无怨无悔,没有人叫苦,反而勤奋学习,以报效祖国;反而壮情激烈,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院的建校劳动。


建院的大背景

建院初期,师生们议论着:学院为何上得如此之快!如此急!后来也看到学院的60级、61级、62级的毕业生几乎都是提前毕业分配工作了。我还记得:60级一个班在1959年底去北京五所(现在的北京核化工研究所)实习,全班同学就没有回学校,就地分配在该所工作。说明当时的二机部所属的科研院所是多么的急需人才!通过多次听报告参观272厂、711矿,使大家逐步了解到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基于创建的时代大背景。

1954年,地质部开始了铀矿资源勘探,并首先在衡阳大浦及靠近衡阳市耒阳附近的郴县许家洞发现了大型的铀矿。

1955年元月15日,党中央立即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6年8月7日,中苏两国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协定》。

1956年11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1次会议通过决定: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三机部)主管核工业建设。

1958年2月,三机部改名为二级部。

1958年5月31日,中央批准了二机部上报的“五厂三矿”选点方案。并首先开工建设衡阳地区的272厂、712矿、711矿。并在272厂的附近建立710厂(机修厂)与415医院(现在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1958年的教育革命,确定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根据核工业最早在衡阳地区建立的厂矿与医院,在衡阳创建一所培育铀矿冶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大学,更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是当时把学院的院址选定在衡阳的最充分理由。

1958年6月21日,毛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暂缓提供原子能教学模型和有关图纸资料。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一日子。因此,中国的原子弹工程的代号叫“596”工程。

1960年8月在中国原子能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撤离回国,并奉命带走了全部图纸与资料。使正在建设的中国核工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与困难。

周恩来总理立即作出指示,“中央研究过了,我们不理他那一套,他不给,我们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的时间搞出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带给我们的是:震撼!)

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及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一系列布署,造就了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的加快创建与发展。这就是让我们深感自豪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创建的时代大背景。


全面建设学院

1963年8月,我毕业后留校任教,我看到了学院从1963年—1966年这四年时间,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完善了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

原广西南宁市委副书记徐霁远调学院任党委书记,原党委书记张克俭改任院长,改变了四年来由副院长魏忠信主持行政工作的局面。红军老干部徐其昌任党委副书记,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党群机构。

在院长的主持下,成立了院务委员会。进行了系、专业的调整,由原来的三个系调整为二个系,电子专业(303专业)划归一系为103专业。原地质专业转到杭州地质专科学校,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机构及相应的管理部门。

二、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院已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的同时,引进了一批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铀矿冶方面的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学。如我所在的102教研室,几门主要专业课均由莫斯科矿冶学院留学回国的老师担任。为改变当时各教研室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师队伍的结构,1963年从北京大学等一些高校调进了一批老教授,如教授兰慰丰担任了教务处处长。

三、全面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核工业的厂矿及科研院所是建立最早的教学实践基地。如:272厂、711矿、712矿、713矿、202厂、504厂等。并陆续在冶金工业部所属的厂矿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一批教学实习基地。我们班就曾在广西新路锡矿、东北锦西杨家杖子镇钼矿,河北宣化铁矿,湖南锡矿山等进行了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

四、教学科研及图书情报工作得到发展

1963年10月,学院举行了首届教学科研大会。提出了全面进行教学建设,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方案。并确定了各个专业开展的近50个科研项目,以及铀矿冶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教学大楼的东头一、二层作为学院的图书馆,面积约两千多平方米,学院的图书情报工作步入了正常运行。

五、全面完成了基础建设任务

三栋学生宿舍、教学大楼、田径运动场、学生食堂、学生浴室、实习工厂、通风实验楼、实验大楼(正准备投入使用,“文革”爆发了)、五栋家属宿舍、单身宿舍楼、教工食堂、子弟小学及幼儿园等均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文革”前学院已有六届毕业生分配在核工业单位工作。无论在海拔达3500米的海晏盆地,还是在地处戈壁滩的基地;无论在深山老林的铀矿地质勘查队,还是铀矿山;无论是在核科研院所,还是各省的矿冶局,都能见到我们这几年学院培养的学生的身影,都能听到对我院培养的学生的赞扬!他们在我国核工业的创建、“两弹一星”的研制、铀矿冶技术的开发等领域所做的贡献。我院早期培养的铀矿冶技术人才用他们特有的放射性专业优势,有幸参加了当时国家的一些“第一次任务”的完成,用他们的才华和执着为书写中国核工业的辉煌增加了光、涂了彩。在铸就祖国核工业的创新中,开创了祖国的原子能事业,同时也实现了学院培养核工业人才的建设目标。


永不变的情怀

在学院八年的教学历程中,我度过了艰苦又富有诗意的大学阶段,毕业留校,又是我最难忘的一段青春岁月。

我怀揣着奋发求学的愿望来到学校,经受了艰难的考验,留下了我许多思索与追寻;留下了说不完的师生情;留下了数不尽的无私奉献。

我选择了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我没有后悔,尽管当时学院方方面面的条件不完善,我没有嫌弃学校。我用双手为学院建设出了一点力,但我收到了锻炼,使我的人生积累了一笔财富,心灵得到升华,人格得到了塑造。

我深深的记忆着:我们的老师是那么受人尊敬,他们一心一意扑在教学上,实打实地教好每一堂课。师生之间凝聚着城乡托、爱相随,托起了师生之间的关爱与和谐,构成了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在那样艰辛的建校过程中,那些感人的场景实在太多太多,可惜当时没有影像资料把他留下。但教学大楼及其毗邻的田径运动场见证了那段艰辛校史。因为这栋教学大楼及毗邻的运动场谱写了奉献的乐章,在我们心中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我退休后,寄居上海。每年我都会回校看看,与原矿院的老同事共同憧憬学校的发展,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段艰辛的建校史在我的心中刻下了厚重的纹理,记录了每位师生员工为学校作出的努力。每当我走到第二教学楼时,我会久久凝视着这块地盘,因为在这块地盘上有太多太多的陈迹供我去寻觅!在这块地盘上的第二教学大楼与毗邻的运动场因岁月的磨洗越见辉光!

那段艰辛的校史,真实的体现了南华精神: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八年历程所独有而厚重的建校史中包含的人文精神,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传承!

上一条:有新任务,速回校——我的1958-1959

下一条:南华成就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