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甲子春秋>>校史长廊>>历史沿革>>正文

南华大学校史摘要(二)

2018-09-17作者:肖月生 缩写 (点击: )

第二章 衡阳医学院

第一节 初创(1956~1962)

0、概述

衡阳医学院于1956年列入国家新建医学院计划。在筹办过程中,得到上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及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广大师生员工克服一切困难,发扬边建校、边学习、边劳动的创业精神,使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1958年秋季开始招生,到1962年停办,学院招收了4届学生,共计1059人。

1、积极筹办

1956年6月30日,为适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人民的卫生保健水平和加快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卫生部在《关于各省编制高等医学教育十二年规划的通知》中列入在湖南省衡阳市新建一所医学院的计划,湖南省卫生厅于7月11日即形成《关于新建医学院的初步规划请核批的报告》,经由时任省文教办主任的华国锋同志批示“请示卫生部迅速肯定正式下达,以便我们及早组织筹备”后,上呈。

经国务院批准后,成立了湖南省衡阳医学院筹备委员会,省委宣传部部长唐麟为筹委会主任,省文教办主任华国锋为筹委会副主任。学院起初命名为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后来贯彻“高校六十条”,为了统一高等学校名称,改名为衡阳医学院。学院由湖南省卫生厅主办。

省市领导十分重视衡阳医学院的筹建工作,省计委、省卫生厅将衡阳医学院的基建列为全省卫生系统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经过多次踏勘、衡量、论证与比较,最后确定在廖家湾山头(即罗家岭、徐家岭山头一带)建校。

1958年上半年,中共湖南省委作出决定,建立衡阳医学院,决定中要求湖南医学院给予衡阳医学院全力支援。

1958年秋季招收三年制卫生学专修科学生212名,入学复查后实际招收206名。在校舍未建之前,借用衡阳医士学校校舍开学。同年9月15日晚,在衡阳医士学校礼堂,举行1958级开学典礼,次日开始上课。

2、艰苦创业:边教学、边劳动、边建校

(1)炼钢、下放

刚开始上课不到一个月,10月13日,奉上级指示停课,全院师生投入炼钢运动达一个多月。11月12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本省医学院校师生停课下放农村除四害、防病治病、除害灭病,衡阳医学院随即开始行动。

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衡阳医士学校党支部领导下(1959年9月4日衡阳医学院党支部成立前,加之院领导也未到位,衡阳医学院由衡阳医士学校党支部领导),与医士学校混合编成了11个队下放到衡阳地区11个县。在下放期间,全体师生员工在当地党委领导下,依靠与发动广大群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除害灭病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消灭四害,开展十大卫生改革,培训“三员”,给人民公社培养了一大批卫生骨干力量,大大改变了当地农村的卫生面貌,保障了广大社员的身体健康。

至1959年6月初全院师生返校,经过20天的总结、整顿,6月24日开始复课。

1960年,学院根据省委和衡阳地委指示,组织师生下放,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对水肿病、夏季传染病、妇科及小儿疳积等疾病的防治工作,一边防病治病,一边支援“双抢”工作。据统计,1960年分五批轮流下放师生574人,1961年下放师生最多,时间也最长,1至9月一次下放师生742人,占全院师生总数79.9%,其中教职工下放占62.6%,学生下放占87%。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广大师生下到农村,防病治病,支援农业生产,为改善农村医药卫生状况,保护农村劳动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2)重重困难建校舍

1959年4月,新校舍破土动工。但面临土方任务大、施工力量不足、三材与运输困难等重重困难,进展十分缓慢。后经湖南省文教办、湖南省卫生厅、衡阳市委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及时召开有关会议,解决实际困难,校舍建设得以破冰。在市委的号召下,每逢假日衡阳地、市领导,驻衡阳子弟兵、市机关干部,广大工人、中小学师生,郊区社员、街道居民和本院师生员工都自愿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白天,工地上你呼我应,干得热火朝天;晚上,工地灯火通明,劳动号子、广播歌声连成一片。院长、老红军邹荣美身先士卒,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工地参加劳动。副院长周云翼经常带领师生挑土方,搬砖瓦,运砂石。由于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加快了基建进度,到1961年底,已建成教学主楼1栋、实验楼2栋、阶梯教室1栋、教工宿舍5栋、教工和学生食堂各1栋,以及其它教学和生活辅助用房8栋,、总建筑面积2.41万平方米,基建投资167.5万元。、学院基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3)迁入新校址

1959年9月,学院正式迁入新建校址,1958级学生及教工也陆续从衡阳医士学校搬迁到新校舍。

1959年9月4日,中共衡阳市委批准成立中共湖南省衡阳医学院支部委员会,此前,湖南省已于1959年4月20日任命邹荣美为衡阳医学院院长、周云翼为副院长。

1959年7月,根据卫生部指示,拟定学院医疗系教学计划草案,决定从1959年秋起招收五年制医疗专业本科学生。当年秋季招收285名,9月新生实到281名。此时,在校学生已达486名,教职工已增加到137人。

3、贯彻执行“高校六十条”

(1)学习“高校六十条”,统一思想

196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校六十条”,学院随即组织师生员工学习《条例》,并认真组织贯彻执行。

(2)党委会、院务委员会相继成立

1961年8月17日,中共衡阳市委组织部批复成立中共衡阳医学院委员会。由吴绍白、邹荣美、周云翼、燕萍、李剑青五人组成。吴绍白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并相应成立了党委组织部、宣传部。

1961年12月26日,经湖南省卫生厅(61)卫教字第097号批准,成立衡阳医学院院务委员会,由17人组成。主任委员邹荣美,副主任委员吴绍白、周云翼。学院党委、院务委员会的成立,为全面贯彻“高校六十条”,实行党委领导院长为首的院务会议负责制,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3)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随着学院党政机构的成立,青年团的工作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为加强青年团的工作,1961年10月21日,衡阳医学院召开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

(4)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一批教研组成立

学院为全面贯彻执行“教学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工作,充实教学第一线,1961年10月7日,经湖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26个教研组,并任命了各教研组的主任或副主任。

(5)修订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时间

(6)科研工作

学院贯彻“高校六十条”,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热烈拥护和欢迎,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坚持一边备课、上课,一边钻研,认真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尽管当时的科研设备非常简陋,仍然开展了胱氨酸的试制等六项科研工作。

4、更名、停办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为贯彻八字方针,1962年6月5日,湖南省卫生厅《关于高中等医学院校调整问题的意见》一文确定“衡阳医学院改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从1962年秋季起停办三年”。

1962年7月19日,学院进行了大会动员,经过动员和反复做政治思想工作,大部分学生于7月26日陆续离校,少数学生延至9月上旬离校,少数教职工延至1963年初离校。至此,学校正式停办。

 

第二节 (1965~1977)

0、概述

1964年底,湖南省卫生厅开始筹划复办衡阳医学专科学校。经过筹备,于1965年9月8日举行复办开学典礼。但在复办后不久,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广大教职员工克服干扰,努力工作,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在曲折中艰难前进。从复办到1977年恢复本科院校期间,招收培养三年制医学专科学生1899名,一年制培训班学生434名。

1、复办

1964年底,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开始好转。湖南省卫生厅根据1962年6月5日《关于高中等医学院校调整问题的意见》精神,开始筹划复办衡阳医学专科学校。

1965年1月,省卫生厅向省委、省人委递呈了《关于请督办催国家测绘总局第三分局归还借用原衡阳医学院校舍以便按期复校意见的报告》。9月,国家测绘局第三分局搬迁,学校迁入原校址。

从1965年6月20日开始,筹备组组织了大量的人力收回原借出的教学仪器和物资设备。经过大家的艰辛努力,共收回了借出的教学仪器、设备300箱,总值19.4万元,占原借出物的36%,能基本保证当年开课所需的仪器设备。

为确保复办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前提下,工作组组织老师调查研究先后4次修订了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精心备课。

经过多方筹备,1965年9月18日,衡阳医学专科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复办开学典礼,正式宣告停办期的终结。当时录取新生150名,实际入学149名,所设专业为卫生系专科,学制三年。

2、曲折中办学

(1)“文革”冲击

1966年上半年,衡阳医学专科学校在复办不久,各项事业正初步迈入正轨之时,“文革”来了。1966年至1969年连续4年没有招生。1968年12月,65级147名学生毕业。

(2)招收工农兵学员,教学重起步

1970年4月,衡阳医学专科学校举办工人医生班,学制一年,招收学员278名,全部是从全省国防、工交系统选派的工人、学徒工、管理员或厂矿医务人员。

1971年8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废除高考制度,从工人、贫下中农中选拨学生,实行工农兵上、管、改造大学”。秋季,按照湖南省革委会卫生局(71)湘革卫字第142号文件精神指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招收了一年制医疗专修班,学员共156人。

1972年开始,全国大专院校正式招生。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的指示批准,衡阳医专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400名,专业为三年制医疗和卫生专业。

从1972年至1976年,学校连续5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合计1750名。这一时期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分配在全省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锻炼,大部分逐步成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骨干,有的通过学习深造,达到了硕士、博士水平,为我省的医疗卫生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学“朝农”,办分院

1974年底,全国高等院校推广“朝农经验”,到各地区筹办分院(校)。1975年,在零陵、衡阳、郴州三个地区各办衡阳医学专科学校分校一所。但昙花一现,由于各分校办学条件极其有限,为了保证总校教学质量,1977年,上级决定各分校完全由各地区管理,与总校不再发生关系。

3、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

从1965年复办到1976年期间,学校的师生员工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扩大学校规模,完善管理制度,充实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收回停办时借出的部分土地

至1973年初,停办时借出去的土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基本收回,原学校创办时征地325亩,除去1962年停办时退给农民66亩和1972年转让给衡阳医疗器械厂约67亩,学校占地面积恢复到192亩。

(2)改善教学、生活条件

1972年,学校药材和副业生产全年总产值4058元,种植了2000多株多年生木本药材及一些贵重中药,另外,还收获了红薯7000多斤,鱼5000多斤及大量蔬菜。1973年至1976年新建教工宿舍4栋、学生宿舍3栋、礼堂1栋,共计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基建投资达67万元;购置了教学仪器设备782件,价值约26万元;图书馆购进图书42837册,使藏书量增加到64057册。1976年,学校食堂自养猪32头,自制腌菜32000多斤,这在当时为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充实教学科研力量

1976年10月,为充实教学科研力量,学校党委调整配备了一批教学科研人员到各教研组任领导工作。

(4)筹办附属医院

医学教育没有附属医院,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1967年2月9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复衡阳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衡阳市第一医院作为衡阳医专附属医院,并加以适当改建和扩建。但因为“文革”等因素的影响,直到1972年,衡阳医专附属医院才落地。办理移交时,该院仅有150张病床,职工149名,设备和病房均较简陋。

4、“文革”中的科研

1965年至1970年期间,由于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相对滞后。1971年起有了可贵的起步,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其间,1972年至1974年,学校共完成科研论文49篇,有15篇在衡阳、长沙、广州、北京等医药卫生杂志刊登,其中1972年完成的《死卡介苗防治慢性气管炎的研究》,于1978年获国家卫生部科学大会奖,1974年完成的《草药夜关门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研究》和1975年完成的《衡阳县北宋古尸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性研究》等9项成果,于1978年均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第三节 改革与发展(1977~2000.6)

1、健全体制,稳步前进(1977~1982)

1977年起到1981年止,学校先后获得28项科研成果奖,其中部级1项,省级10项,市级17项。到1982年,在校教职工(不含附属医院)为706人,其中专任教师308人;在校学生2016人。在教学人员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12名,讲师110名,助教122名。

(1)恢复学院建制并招生

中共湖南省委于1977年7月26日下发了《关于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改为衡阳医学院的通知》,决定将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改为衡阳医学院,恢复五年制本科招生,为省属高等学校。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学校择优录取五年制本科学生405名。

(2)拨乱反正,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从1976年10月至1978年底,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领导全院师生认真开展了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斗争。

从1979年初开始,学院和附属医院成立了落实政策的专门班子,对“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和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处理错了的人和事进行了全面复查和纠正。

并对全院师生员工深入地进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在政治上、业务上充分信赖和依靠知识分子,在工作上、生活上充分关心知识分子,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涌现许多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教师典范。

(3)按医学本科教育规范办学

通过以下途径,确保“本科”不缩水:一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二是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做到课程开足、强化基础;三是大力改善临床教学条件;四是加强教研室建设;五是实行电化教学。另外,还成立了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会等标志性组织机构。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抓好职称评定工作。积极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据统计,自1977年8月起,学院按专业举办了解剖、基础、五官、中医、妇产、内科、外科、儿科等青年教师脱产进修班,学习期限分别为6个月、8个月和1年不等。先后举办了十多期医学专业培训班,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达166人。外出进修学习的为124人。

(5)科研工作有生机

出版《衡阳医学院学报》,加强图书情报资料工作。

成立肿瘤研究室和心血管病研究室。1978年9月,经湖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学院成立了肿瘤研究室和心血管病研究室。肿瘤研究室主要以胃癌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为主攻方向,心血管病研究室则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机理和消退方法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包括采用激光降脂、用中药防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用药物利血平降低动脉内膜通透性等方面的作用的机理研究。

成立衡阳医学院学术委员会(1979年7月24日)。

承担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表彰科研成果。1977年至1981年,学院共发表科研文章130篇,其中在全国性科研杂志上发表16篇,全省科研杂志上发表35篇,《衡阳医学院学报》发表70篇,专业会议汇编上发表9篇,主编教材1部。科研课题方面,仅1981年和1982年两年时间,学院就承担了全国协作和省市下达的科研课题32个,自拟课题26个。1977年至1981年,学院共获得科技成果奖28项,其中部级1项,省级10项,市级17项。此外,有1人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科研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4人被评为地区级先进个人。被评为省级先进科研集体1个,地区级先进集体2个。

2、全面改革,加快发展(1983~1999)

到1999年底,学院有普招在校研究生57人,本专科生4330人,成教在籍学生2486人;校本部有教职工896人;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3308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5876平方米,教工和学生生活用房98203平方米,正在施工的校舍19468平方米;校园面积260130平方米(约合390亩),图书馆面积4000平方米,藏书42万册,固定资产额5992.9万元。

(1)调整领导班子和机构设置(略)

(2)推进管理改革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委和卫生部有关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改革步伐,促进事业发展,学院于1988年4月出台了深化管理改革的十条措施: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第二,专业和层次要进行调整;第三,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第四,人事管理权要下放,逐步试行聘任制,各部门实行目标管理;第五,总务部门要扩大承包范围;第六,科技开发要加强;第七,发展和建立校办企业;第八,广开渠道,扩大创收;第九,适应改革需要,适当调整机构;第十,加强领导,配套改革。

(3)开创医学教育新局面

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本科教育为主。学院根据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适时开设新的专业,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比例结构,实现本科教育为主。通过新设专业、原有专业升级等途径,到1999年12月止,学院本科专业增至9个,在校本科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65%。

适时修订教学计划,审定教学内容。

修订规章制度,完善教学管理。1995年以来,先后起草、收集、汇编了32个教学管理文件,内容涵盖师生道德行为规范、教务、学籍、考务、生产实习等6个方面,努力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成立考试中心。1996年,成立考试中心,规范了课程考试程序,设计了系统的考试制度,改革了考试方式,应用了计算机管理与控制,加强了考试信息的存贮与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临床出科考试制度、形态学直观考试方法。

加强教研室、实验室建设。1984年,学院基础课教研室共有19个。1997年底,全院共有教研室58个,其中基础课教研室和临床课教研室各29个。1999年,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医用化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等8个综合教学实验中心。同时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教学师资培养。

建设重点课程和重点专业。至1997年,建成了组织胚胎学等6门省重点(优秀)课程、临床医学等2个省级重点专业、微生物学徒增个首级重点学科。

编写教材和参考书。1989-1998年,学院主编协作院校教材4门,参编协作院校教材66门。主编教学、科研、医疗参考书、辅导书21部。

扩大临床教学基地,加强“三类医院”管理。1995年以来,新增附属医院两所,地市级教学医院两所。到1998年底,学院附属医院共4所,病床数2200张,教学医院(地市级)10所,教学实习基地(医院)22所。

(4)发展中的科技工作

1983年至1999年期间,共争取到上级科研课题33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0项;争取到上级科研经费561.9万元。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718篇,其中国际性学术刊物75篇,全国性学术刊物940篇。鉴定科技成果91项,获卫生部和省、厅级科技进步奖64项,其中,卫生部和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四等奖7项。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入90年代以来,学院的各项科研成果逐步被开发成产品,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落户学院。1993年底,受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委托,学院主编出版《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6年5月获得正式批文,批准为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季刊)。1998年3月,被国家科委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999年,《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被评为湖南省一级刊物。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二是开展职称改革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学科建设计划,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1992年制定了《衡阳医学院学科建设计划》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1993年确定第一批学科带头人50名,同时确定第一批后备带头人39名,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涌现出了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湖南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上一条:南华大学校史摘要(三)

下一条:南华大学校史摘要(一)